个人笔记组织方法

个人笔记组织方法

了解完分类法、主题法、引文网络三种文献组织方法以及关于知识的定义以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有选择性的去了解一些个人笔记组织方法了。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目前个人笔记的组织方法基本没有脱离出文献组织方法的范畴,最多只是组织方法名字上的变化以及组织单元上的改变而已。并且,哪种方法更接近于文献组织方法,哪种方法对于大规模的知识管理就越为可行——毕竟文献组织方法是针对图书馆级别的知识管理的,用牛刀杀鸡,岂不绰绰有余?

下面我们就以时间为线,来浏览一下这些年盛行的笔记组织方法。(主要注意的是,这里仅讨论组织笔记的方法,康奈尔笔记法等注重于一篇笔记的撰写方法则不在讨论范围内。实际上这又是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内容。)

笔记组织方法概览

1. 卢曼卡片盒 / zettelkasten

卢曼卡片盒算是这两年最火的笔记方法之一,是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所用的信息组织方法。卢曼主要使用纸制卡片来记录自己所学的灵感与知识,并将这些卡片存放到一个巨大的木盒来保存、管理,方法也因此而得名。

从组织方法上看,卢曼卡片盒的组织方法主要在卡片编码和索引上。卢曼的每一张卡片都有一个数字与字母交替混合而成的编码。比如:

  • 1/1:写了某个主题 - 1/1a:基于 1/1 卡片中的某些内容而扩展 - 1/1b:继续 1/1a 中的内容接着写 - 1/1b1: 基于 1/1b 卡片中的某些内容而扩展 - 1/1b2: 基于 1/1b1 中的内容接着写
  • 1/2:继续 1/1 中的内容接着写

写完很多卡片后,卢曼会制作一些索引卡,以此作为某些主题的入口。比如:

  • 主题 1:21/6
  • 主题 2:333/4
  • 主题 3:22/1
  • ……

个人笔记组织方法--1. 卢曼卡片盒 / zettelkasten

这里就不过多展开卢曼卡片盒具体的组织规则了。但大致来看,其组织方法仍有分类法和主题法的影子,只不过方法体系并不那么严格。卢曼编码像是一种列举式分类法,每张卡片只能属于其中一个类别,但分类的类目又基本不是事先构建好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随意的分类虽然减少了组织时的压力,但也相应地提高了检索的成本——即便卡片可以基于编码存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但想快速找到某个主题对应的卡片,编码很难帮得上忙。所以,卢曼又设计了索引卡片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难于主题检索的缺点。实际上这种索引卡片与图书馆中的主题目录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管理单元仍然和文摘相似(尽管卢曼卡片包括了大量的个人想法,但其形式上和文摘无异),因此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重复记录的问题。

综上,如果要使用这套方法,需要加强对主题法的了解,尽可能设计更好的索引目录以提高检索效率。另外,在新建笔记时,最好先通过索引卡片回顾一下以前是否记录了相应内容,以避免冗余。

2. Sascha 的 Zettelkasten

其实一直有很多人研究卢曼的卡片盒技术,Sascha 也是其中的一员,其网站 Zettelkasten knowledge and info management • Zettelkasten Method 上发布了很多其对卢曼卡片盒技术的研究心得。但是,从方法细节上来看,该网站上公布的卡片盒方法是 Sascha 基于电子化笔记优化过的方法,因此我将这种方法称为 Sascha 的 Zettelkasten,以于卢曼的卡片盒技术区分开来。

从组织方法上来看,Sascha 的 Zettelkasten 仍然采用编码 + 索引的架构,只不过这里的编码不再使用卢曼那种数字与字母交替混合而成的编码,而直接使用了时间戳。Sascha 称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时间戳可以让每条笔记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重复。另外,原先卢曼编号的层级关系则是通过笔记间的相互链接来替代。最后,Sascha 仍然保留了索引页的设计,通过索引页作为特定主题的入口。

这种方法的使用要点和卢曼卡片盒基本一致,关键都在于设计良好的索引目录,通过索引目录的相互链接来构建知识上的链接,以及避免知识的重复记录。

3. 一元笔记法

一元笔记法出自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的整理信息》,是管理纸制笔记的方法。其有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三个原则。

所谓一元化指的是所有想记录的信息都应该记录到笔记本中,并且不用加以分类。时序化指的是,记录东西的同时要记录时间,从而方便将记录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索引化指的是为笔记增加索引。但和两种 zettelkasten 不同的是,这里的索引化更像是将笔记本视为一本书,然后制作这本书的目录——也就是给每篇笔记起一个标题,然后再附上这篇笔记的页码。

从组织方法上来看,这种方法只有时序化和索引化两个原则涉及了信息组织。时序化实际就是基于文献外表的组织方法。正如前文所说,这种组织方法只能适用于基于文献外表属性出发的检索,比如检索“xx 月写的笔记”,而不适用于“我想找白切鸡怎么做的信息”这种情况。而索引化和主题法却不太相关,其也很难应用于基于主题的检索。

4. 仿杜威十近制法

这种方法是随着印象笔记的流行而逐渐流行起来的,其核心理念就是模仿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将自己的知识库分成几个大类,然后再这些大类中再设置相应小类,最后将笔记内容分类管理起来。比如如下结构:

  • 000:inbox
  • 1:工作
    • 100:工作项目
    • 120:已完成项目
    • 130:关注领域
  • 2:学习
    • 210:阅读
    • 220:写作
    • 230:演讲
    • ……
    • 290:英语
  • 3:生活
    • 310:装修
    • 320:家庭
  • 4:兴趣
    • 410:烹饪
    • 420:运动

这种方法虽然说是模仿杜威十进制分类法,但更多也是形似而神不似——只学了杜威的十进制分类号,却未注意到杜威分类法基于百余年迭代而形成的分类体系。由于这种方法往往由用户自己设置分类,因此组织效果完全取决于用户自身的笔记量与信息组织理论水平——如果笔记少,那么怎么弄都是够用的;但如果笔记量非常大,但自己的信息组织理论水平不高,无法设计出严谨的分类体系,那么这种方法就不好用了。因此建议如果要模仿杜威,请连同分类体系一同模仿。

另外,这种方法的管理单元依然为文摘级,仍有信息记录冗余的问题存在。

5. P.A.R.A

P.A.R.A.为 Tiago Forte 在《Building Second Brain》中提出的方法,即将个人知识分成以下四类进行管理:

  • Projects:项目,即有始有终的短期任务
  • Area:领域,自己持续进行的事情
  • Resource:资源,未来可能有用的素材
  • Archieve:档案,即其他三类中已完成的或备而不用的东西

从组织方法上来说,这种方法仍归属于分类法的范畴,但其四个类目的内容似乎有些重叠。另外,从层级上来看,这种分类法层级过少,很难应对大规模笔记的管理。举个例子,假如你现在有将近一万篇笔记,如果使用 P.A.R.A 进行管理,那意味着你只有四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下需要存放 2500 篇笔记。如果这时你需要立马找到一些内容应对紧急任务,估计你只能大致确定所需内容来自哪个文件夹,然后再逐一翻找。当然,我们可以自行扩充分类层级,但这样的问题就和上一种方法一样,非常考验用户自身的理论水平。

其次,由于这种分类法的分类依据并非基于信息所属的学科或主题,而更多是基于一些外表属性(比如是否正在进行、是否为“资料”,等等),因此其自然也难以满足主题检索的需求。

最后,这种方法的管理单元可能既包括文献又包括文摘,肯定会存在信息冗余的问题。

6. daily note

这种方法出自于 roam research 的设计理念,即将所需记录的内容以日记形式保存下来即可,未来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软件的反向链接功能来汇集所需内容。

从组织方法上来看,这种方法包含了基于外表属性的组织方法以及关键词法——当我们把所需内容记入日记时,实际就是为这些内容增加了“记录时间”这一属性;而通过反链汇聚所需内容,其本质是和关键词检索非常类似的。

最后,这种方法仍然未规定组织的基本单元,从这几年的观察来看,更多人仍然是文摘级的基本单元,并且面临着信息记录冗余的问题。

7. MOC

MOC 出自 Nick Milo 的 Linking Your Thinking 工作流 (LYT 工作流)。从组织理论上看,MOC 和索引目录区别不大,其多往往为主题目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用户并无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常常会出现 MOC 兼任主题目录和分类目录的情况。

在组织单元上,这种方法并未对组织单元进行约束(虽然也是说一篇笔记只记一个观点,但并未有实际的操作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仍然面临信息记录冗余的问题。

8. 中图法

这种方法直接利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中图法为基本框架,来构建自己笔记系统的分类体系。

从方法上看,这种方法比起前面的方法要更为严谨,毕竟直接利用了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但代价就是需要用户掌握一定的分类法使用技巧。

在组织单元上,这种方法也并未对单元进行规定。用户可以使用其来管理自己的文献,同时也可以使用它来管理自己的笔记。但在管理笔记时,仍然会出现信息记录冗余的问题。

9. 中图法 + 主题词

这是国内图书馆现行的管理方法组合,一方面使用中图法来构建基本的分类,以便日后从学科角度进行分类检索;另一方面可以为管理单元加上主题词,以便日后从主题的角度进行检索。对应回笔记组织上,则是通过文件夹(分类法,也可以使用 YAML 替代)+ 标签(主题法)来实现。

这种方法比单纯的中图法又好用不少,但也仍然未解决信息记录冗余的问题。

10. 层级标签/嵌套标签

其实我更愿意将这个称为一种软件功能而非组织方法。

很多人使用层级标签其实是带着分类的思想来用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同一个文件无法同时归属于多个文件夹的问题。但这实际和分类法没什么关系,分类法是允许一篇文献同时属于不同分类的,只是计算机的文件夹架构不允许这么做而已。

和其他分类法一样,这种“方法”也非常考验用户自身的理论水平,理论水平高则能设计出较好的分类体系,从而应用于大体量的笔记管理。

11. KG 笔记法

KG 法由文献组织和笔记(知识)组织两部分组成,从而实现从文献到知识的闭环整理流程。

在文献组织上,KG 法使用中图法 + 主题词的架构,从而在文件管理软件中搭建出一个便于分类检索和主题检索的文献管理体系。

笔记组织上,KG 法融合了主题法与语义网络的理论思想,将同一主题的内容视为相同的知识单元,从而为知识单元设定了一个相对可操作的描述性定义,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记录的冗余。其次,在知识单元的管理的上,KG 法借鉴了标题法的思想,通过笔记标题直接揭示知识单元的主题内容,以标题作为知识单元(笔记)的检索符号,从而可以仅通过简单的标题搜索就可以满足大部分的主题检索需求。再者,KG 法借鉴了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思想,将知识单元分成概念、实体与关系三类,使得笔记软件可以基于笔记间的链接完成一定程度的知识推理,从而让笔记真正赋能我们的知识创造工作。

但是,好处总是有代价的。如果想发挥 KG 法的优势,则需要对组织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如何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

在看完面前列举的十余种当下的个人笔记组织方法,估计有的读者已经茫然了——方法那么多,该选择哪种呢?

其实选择的逻辑很简单,那就是以终为始,基于你对笔记管理的需求来选择方法。举个例子,比如你只有百来篇笔记需要管理,并且也没有时间学习各种理论,那么简单的 PARA、一元笔记法就很适合你;反之,如果你想要做终身的个人知识管理,想要管理几万篇个人笔记,那么你就需要加强对理论的学习,然后选择那些尽可能贴近理论的方法,并且利用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对方法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自身的需求。

当然,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虚,我还是给一个更具有操作性的判断原则——五秒原则。所谓五秒原则是指,如果当前的笔记方法能让你在五秒之内在自己的知识库中找到任何想要的内容,这个方法就是适合你的;反之,这个方法就不再适合你了,你需要更换检索速度更快的方法。

最后的最后,还想提醒你的一点是,在信息组织这个领域中,组织的成本永远是和检索的成本呈反比的 1。也就是说,如果你前期花在组织上的时间越少,那么后期你检索时你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反之亦然。因此,你需要合理评估这两方面的成本,从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小结

在这篇教程中,你大致浏览了当下流行的各种笔记组织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并学会了通过五秒原则来判断当前的笔记方法是否仍然适合你的需求。下一步,也就是最后一步,就是给自己选一个趁手的笔记工具,从而来更好地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接下来:Ryooo的笔记软件选择

Footnotes

  1. 马张华, 侯汉清, & 薛春香. (2009). 文献分类法主题法导论.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讨论

若阁下有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想法,诚邀您在文章下方留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反馈交流

其他渠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