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历史:资料库的构建
前言
2023 年初,我开始使用 obsidian 整理我的资料库,在当时存储资料是我的核心目的,最后以此为自己的设计目标构建了我的资料库 1.0 版本(折腾过程见:记我的 Obsidian 折腾史)。经历过半年多的使用与体验,我以构建“数字花园”为目标重新了我的梳理资料库。
简而言之,它的含义是,建立一个笔记库(数字花园),把每一个想法、念头、信息,看作一颗种子,去悉心照料它们,嫁接它们,让它们长出新的枝条、结出果实,与别人分享。
你会发现,它的理念其实跟我一直以来的方法还挺吻合的。
也就是说:
阅读高质量的内容,悉心筛选好的「种子」,避免自己的思维被垃圾信息污染。
广泛播撒它们,不要错过每一个想法,让每一个想法都有一片可供成长的空间。
悉心照顾种子,多为它们施肥、浇水,提供养料,不断丰富和完善每一个想法,让它更加充实。
试着嫁接它们,在想法之间不断联想,把不同的念头和想法结合起来,看它们能否碰撞出新的火花。
一旦开花结果,让它们成为花园里新的风景,来丰富你的大脑,不断更新你的思维模式。
当你孕育出一些有趣的成果,不妨把它分享给别人,向别人传达你的启发,让集体智慧得以增长。
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数字花园」。
摘抄自:《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我构建“数字花园”的方法,依旧是简单粗暴的:先保证最核心的资料存储功能,然后让子弹飞一会。在子弹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了一些新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就得到了最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版本。(依旧是遇山开山,遇水造桥的笨方法 X)。
本篇文章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 梳理了在构建“数字花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的解决思路
- 当前资料库工作流的简单介绍
遇山开山,遇水造桥
1.让笔记产生链接,提升利用率
在我的资料库 1.0 完成后,我逐渐将自己在各类笔记平台的笔记逐渐迁移到 obsidian 库中,这期间我发现大部分笔记非考试用的笔记,记下后都不一定会看,一直到被我完全遗忘,甚至偶尔看到时也会疑惑: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但自己为什么会记录这个内容?
个人的想法是,记下来的最大的作用感觉是:自己要用到类似领域的时候,找起来方便,并且,温故而知新还能因为自己之前的碎碎念 + 思考有意外的收获。
从笔记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我使用双链笔记的方式来优化这个问题:记下笔记后,从使用的角度再进行一次整理,将笔记与现有的主题联系起来,并且创建双链链接与之产生联系。后续查看或新增这个主题的资料时,相关笔记的复用性也就自然而然变高。
2.记笔记不一定有用,但回顾笔记或有奇效
本人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有个客观规律的:感觉很有用——收集了解——发现也就是这样——进行抉择:不喜欢的就直接再见,真的喜欢就会再深入了解,发展成为真正的兴趣。但完成这个链条的自己并不算浪费时间,因为学习本身已经完成了一次属于它的使命: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因为这个客观规律,我没办法在记下笔记的那一刻就能提未来真正了解这部分领域的自己决定,也不能很好地预估,这个笔记后面是否真的能用上。
正如 @西郊有密林 聊自己用 obsidian 的考研感受时说的那样:
obsidian 可能对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并不大,甚至会有反作用。在 obsidian 中做笔记相比于直接在书里写写画画真得很慢,并且整理笔记的过程中需要组织语言,修订等一系列操作,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去维护这个笔记库。
在 obsidian 中做笔记,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保留之前的知识。它的好处是一旦记下了就不会再离开你,一年后也能轻易重新获得一年前的知识。不过考研毕竟跨度长,要保留一年前的知识不容易了,所以会有一些作用,今年机试算法题就比较难,好多同学一个题都做不出来,但是因为初试专业课留下了大量笔记,所以这些算法题我不至于几个月就忘记了。
针对这个,我的想法是,当个仓鼠党也挺好的:想到了就顺便记录一下,觉得或许有用的话,就记……只不过,会在记录信息的时候,通过添加双链,让相似的内容聚在一起,这样在回顾的时候,就能轻松上不少。
然后,当某个主题的笔记积攒到一定的程度时,不烦拿出来回顾一下,只有经过思考与总结,这些零散、毫无章法的链接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与此同时相似,相反主题的笔记容易产生碰撞,汇集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反思,相似部分进行简化或汇总,相反部分刨根问底即可形成一篇新的笔记,让自己对指定主题的记忆更加深刻。
3.放弃 all in one ,将部分模块剥离资料库
在构建资料库 1.0 版本的时候,我对“all in one”有种莫名的执念,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all in one”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
阅读模块
尝试将书籍通过插件导入到 obsidian 软件进行阅读以及批注后,我发现在 obsidian 中进行阅读并不符合自己的阅读习惯:我会在上班路上通过手机阅读,在睡前用平板或纸质书阅读。但是我发现在手机或平板上做阅读批注的时候,有种卡卡的感觉,输入不是很流畅;其次,虽然 obsidian 的同步方案可以实现最基础的阅读进度与批注同步,但跨设备阅读前都需要进行一次同步,感官上不是很方便。
意识到以上的问题后,我尝试将书籍的阅读模块从原有的 obsidian 资料库中剥离,使用微信读书进行阅读,然后在阅读过程中的书籍摘录与批注通过微信聊天的方式发送给 obsidian(obsidian 插件 thino 的功能),然后到 obsidian 的个人图书馆中进行笔记汇总与梳理。
写作模块
一开始,原资料库肩负着写作的功能,普通文章的写作与梳理与资料库本身没有太大的冲突,但当我尝试在原资料库中写小说时,问题逐渐浮现了出来:
小说涉及到的设定相对来说比较多,为了维护这批设定我需要额外开辟一个文件夹去维护。另外一方面,我在写的过程中不时会有一些小的想法,这些想法虽然零碎,无法成文,却可能对后续的文字有用,随着写作的都时间日益增强,发现资料库中的“碎碎念”越积越多,显得凌乱且不好整理。
某次整理资料的时候,强迫症忽然爆发,决定把写作的模块从资料库中剥离,在原有的基础上独立出来一个专门用来写小说的“工作区”,具体可以看看: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0369660
资料库工作流的简单介绍
1. 信息收集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信息来自不同平台,获取的信息信息的“介质”也不尽相同:手机、电脑、平板、纸质书、日常灵感随记……市面上用于用于记录短暂的、一闪而过的灵感类想法,比较出名的文章软件有:flomo 。这个软件久闻其名,obsidian 软件也有相应的 flomo 与 obsidian 的案例,如少数派的文章《如何用 obsidian 和 flomo 搭建知识体系》( https://sspai.com/post/71249) 。
但是我没有真正地使用过,我一直用的微信或扣扣消息的形式的发送给自己的小号。后面 memos 插件升级为 thino 时,趁机为自己安排了一个早鸟版。在正式使用 thino 之后,我的信息收集流程主要依靠 thino 来完成:
- thino 相关介绍: https://thino.pkmer.net/thino/05_about-thino
- 很喜欢这个微信同步的功能,相当于我只需要和往常一样用微信发消息给自己,就能在 obsidian 收到相关的信息。
- 在纸质书的阅读方面,我搭配了“讯飞语音输入法”来进行书籍阅读摘抄。一方面我觉得将文本朗读出来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增强自己对文本的记忆与理解;另外一方面,虽然大部分手机以及支持文字识别功能,但难免有文字输入的错误调整,在效率上,ocr 处理单独某张图片的时间,未必比直接朗读来得高效。
2. 信息抽取
大概每隔两周,我会安排一个下午的时间整理从 thino 同步到 obisidian 资料库中的信息。两周这个时间是基于本人的堕性考虑的:太频繁的整理会导致自己因疲惫而产生逆反心理,而时间太长会导致挤压的内容过多,不想打理。
- 一些时事类的信息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自身会对相关的案例有了一定的综合认知,此时仅需保留少部分事件经过梳理贴或者总结贴即可。
- 书籍阅读相关的笔记在整部书读完后再入库,可以借此将整本书看过的内容再回顾一下,可以加深自己对于书籍结构以及相关内容关联性的理解。
- 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再看到曾经自己灵光一现而写下的碎碎念时,会获得一种“陌生”的疏离感,这个疏离感对我而言可以辅助我抛开个人情感去反思这个 ideas 的可行性与经常层度。
- ……
3. 信息重组
这个步骤则是上述提到的【让笔记产生链接,提升利用率】的实践过程,在上述信息抽取完成后,从使用的角度再进行一次整理,将笔记与现有的主题联系起来,并且创建双链链接与之产生联系。
相似,相反主题的笔记容易产生碰撞,汇集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反思,相似部分进行简化或汇总,相反部分刨根问底即可形成一篇新的笔记,让自己对指定主题的记忆更加深刻。
对于其中想不通但是依旧感兴趣的部分,则是可以作为灵感与猜想记录下来,在未来的时间段内增添相关信息的搜索,重新走一遍:信息收集 - 信息抽取 - 信息重组的循环。
4. 主题凝练
这个阶段是对【3. 信息重组】中获取的主题笔记进行整理,从指定主题的角度系统性地回顾相关的知识。这部分我的实践经验不是很足,就暂时不进行展开了。
讨论
若阁下有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想法,诚邀您在文章下方留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反馈交流
其他渠道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所有 PKMer 文章如果需要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