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Obsidian 渐进式实践历程

我的 Obsidian 渐进式实践历程

近期插件更新汇总

支持指定周期笔记和 PARA 文件夹

我的 Obsidian 渐进式实践历程--支持指定周期笔记和 PARA 文件夹

支持根据标签筛选的新视图

我的 Obsidian 渐进式实践历程--支持根据标签筛选的新视图

支持图形化新建周期笔记和 PARA 笔记

我的 Obsidian 渐进式实践历程--支持图形化新建周期笔记和 PARA 笔记

我的 Obsidian 渐进式实践历程--支持图形化新建周期笔记和 PARA 笔记

FAQ

一些常见的问题

费精力

  • 有人认为维护这样的系统需要在工作之外,额外花费的精力太多了!我有几个方法
    • 精力可高可低的,比如你可以只记日记,或者再加上 PARA,实践一段时间后按需加上周记,月记等
    • 今天想记就记呀,明天不想记就不记呀,一点问题都没有
    • 实践一段时间后,如果切实感受到了这套记法的好处,自然不会觉得太花精力,因为你会觉得是值得花费的

难上手

  • 有人认为 obsidian 比 notion 的学习成本要高,而且界面很难熟悉!
    • 如果 notion 和 obsidian 都没有模版的情况下,那两者的学习成本应该很低,毕竟都是简单的编辑器;如果有模版,那学习成本是模版带来的,比如我这个 obsidian 如果把脚本都实现到插件里,你觉得成本高是因为这一套流程的成本高。

近期我的新实践和新问题

  • PARA 隶属于 CODE 中的 O,即 Organize,因此我新增了 C(Capture) 和 E(Express),前者除了放置一些文章的标记之外,也有一个索引『README.md』,用于收集周期笔记中标记了 #Captrue 的记录,这样我就有一个用于集中回顾;同理后者也有一个索引『README.md』,用于收集周期笔记中标记了 #Expres 的记录,这样我就有一个用于集中回顾;
  • 看了不少 PARA 的书籍和视频,作者认为项目数量在 15-25 个是合适的,目前把很多事情都立项了,不过也遇到一些问题,即如何处理那些一周两周都几乎没进度的项目,如何处理需要进入『暂停』状态的项目,以及和实践『GTD』类似的感觉(重要的事情不需要提醒,不重要的事情提醒了也没用)
  • 手机端打开 Obsidian 的速度真是太慢了,导致我无法在手机上快速记录,试过几个工具,仍未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法

我的渐进式实践历程

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渐进式使用 Obsidian』的例子,大概回顾下我是如何入坑 Obsidian 的,这得从 2021 年 12 月份开始说起,当时工作上遇上了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导致我那段时间比较悠闲,再加上有点焦虑,我就开始疯狂学习老板发群里的一个内网的课程脑图,里面全是软技能相关的,我就开始接触到不少时间管理方面的视频,由于需要滴答会员功能,顺着这个看到少数派的滴答清单工具升级包,看着还附带了教程,就入手了,并跟着教程规划了一个自己的年度规划看板!

同时,那段时间也在找一些工具和方法来巩固知识点,因为我发现看过不少书,但是实际到需要用的时候,竟然忘得一干二净!继而接触到 ANKI ,继而在对比了飞书文档,notion,flomo,obsidian,logseq 后选择了 obsidian(哪个程序员听到插件生态会不激动?),并在上面配合简阅实践 PARA。

且在体验 logseq 后,开始在 obsidian 上记录日常,并在居家办公期间(2022-03-14 - 2022-04-14)实践间隙日记 (居家办公结束后持续到 2022-04-29),在这个期间的 2022-03-23 开始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在日记上列出明日计划 ,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用 obsidian 做任务管理,当然这个明日计划没坚持一个月,后来也体验过 333 方法和百日行动,三只青蛙 ,这些方法的确有用,但是说实话我本人很难坚持下去。

直到看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开始在第一篇周记(2022 年 7 月初)上根据角色维度来规划每周事项,顺理成章地将这套规划推广到月规划和季规划,期间做过的优化比如增加要事维度,在每个规划上增加周期完成的任务和本周期收集的任务,这套系统开始逐渐涵盖任务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知识管理!再后来就是发现我的实践中存在两套相对隔离的 PARA 和周期笔记,就开始思考如何让两者相互连通,就有了目前的这套实践!

未来展望

  • 周期笔记和 PARA 支持单独关闭,用户可仅使用其中一种方式,甚至仅保留视图查询功能
  • 支持『习惯打卡』按周/月/季/年维度统计打卡情况
  • 项目 README 中支持统计当前的项目总耗时
  • 探索一种在手机端快速记录日记的方式

讨论

若阁下有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想法,诚邀您在文章下方留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反馈交流

其他渠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