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管理 -04- 碎片化时间管理

个人管理 -04- 碎片化时间管理

所谓“碎片化”,英文为 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碎片化时间就是指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零碎的时间段,短则 1 分钟,长则半小时——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宝贵资源。《知道做到》中提到“一个人行为的改变总是先从内心想法的转变开始,然后才逐渐由内而外变化的。 真正的学习一定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学习本身就是一段从‘知道’到‘做到’的旅程。”

我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 到的人、事、物,如果不转化为自己所用,这些时间就相当于白费了。这也是我总结本文的目的:打造属于自己的碎片化时间管 理 方法

1 实现原理

经过了多少反复才知道,自我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变量不断交叉变化的组合,我们的任务在于找到这些组合的元素,理清它们的关系,并把握其变化。

个人管理 -04- 碎片化时间管理--1 实现原理

碎片化时间应用的流程草图

2 流程概述

每当到了碎片化时间段→①根据时间的多少(1~30 分钟)在预设的“碎片时间应用类型库”选择一种使用方式,→②根据类型选取合适的工具模型(如,若是获取信息,则可选择个人知识管理模型“PKM”)应用,→③转换输出为“成果”(知识、结果等等),→④将“成果”归类到既定框架中(如,团队管理)。整个过程使用各阶段专用工具完成,形成闭环。

流程中的工具对应关系为:

PKM=DEVO Nthink 或者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

GTD=Thing、Micr osoft Todo、Omnifocus/Clear/Due/日历等;

框架/知识树=思维导图

以下分别对碎片时间应用类型库、整体框架、PKM、GTD 做简要说明:

A、碎片时间应用类型库:

获取信息:如阅读新闻( RSS)、图书、资料、邮件等;

代办事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任务、事项;

沟通:工作、生活中的讨论、谈话等;

休息:喝口水,起来活动一下,出去走走,去厕所等;

B、构造整体框架的方法:

将工作生活中涉及的各个领域用“项目文件夹”表示,如下图所示(以 IOS 里的 Omnifocus 为例,这是来自 2012 年的截图)。项目文件夹中的各个项目所表示的结构就是横跨各个领域的“整体框架”。

个人管理 -04- 碎片化时间管理--2 流程概述

领域示例

每个框架对应 一个类 似右 图所示的结构,包含 该框架中的“目 标”、“ 想法”、具体项目以及”杂项“,逐级细化为具体行动。

注:在本方案中,手机成为任务管理的核心,录入效率受到一定影响,还有就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被认为上班时间玩手机 -_-! 当然,解决方法也很直观,使用Mac里的Omnifocus+_+

C、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百度百科)

D、GTD=Getting Things Done:

GTD 的核心理念在于只有将你心中所想的所有的事情都写下来并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计划,你才能够心无挂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目前的工作,提高效率。

3 举例说明

例如,某天早晨上班早到了 20 分钟,我选择用 10 分钟的时间作出今天的计划,10 分钟整理一下桌面倒杯水。

午饭后,打开 RSS 阅读器 ,浏 览一下商业评论 、3 6 氪/果壳网上面的最新文章,将 感兴趣的内容消化、整理出提纲,根据其类别归档到个人修炼或工作项目内,并列入进一步了解的行动计划。

晚饭后,打开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将阅读心得记录下来,整体成文章发布分享。

有人会问:"连 1 分钟这样短的时间也要管理,不累吗?"

其实只要想想,就算你不管它,这“一分钟”里你也没闲着,哪怕是在发呆。况且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自己在遇到这类碎片时间里从容选择做更有意义的事,养成习惯就没有控制感了。

4 知识框架的应用

人各有志,每个人所从事的行业也有所不同。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各大知识领域的应用级别(深度)也不同。以个人为例,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级别:

A、科普级:只需了解即可;对于我来说,归为这类的有经济、财务、营销等;

B、应用级:指对个人工作生活所必备的知识框架;如项目管理、产品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等;

C、钻研级:指个人兴趣所在,心向往之;如经营管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等。

分级的好处: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如果在众多涉及的领域中平均用力,到头来最好的结果就是成为“百事通”。所以,有针对性的将资源投入到专注和有效应有的领域才是正道。

讨论

若阁下有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想法,诚邀您在文章下方留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反馈交流

其他渠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