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笔记的“输入即输出”

卡片笔记的“输入即输出”

卡片笔记的“输入即输出”--

图注:图片灵感取自电影《西游降魔篇》,从《儿歌三百首》里拼出了《大日如来真经》,以及墙上猪刚鬣毛笔画作,这种叙事方式给我的笔记系统带来很大的启发

在去年,我的卡片笔记系统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笔记越来越庞大,管理起来越来越力不从心,每产生一篇新笔记,就要想方设法的和其他笔记进行链接,就像一只要下蛋的鸡,急不可耐,却找不到能下蛋的窝,随着这种体验的积累,这只鸡对下蛋这件事产生了恐惧。

我想肯定是我对《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没有理解到位,因此我又一次的拿起了这本书,鉴于当前的经历,我想用一种反常的方式读它,既不批判也不全盘接受,而是揣摩作者是怎样写作这本书的,这本书既然介绍了卡片笔记写作法,那么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必然使用了卡片笔记写作法,正如书中所介绍的那样,无数张卡片相互联系,中间加上起承转合也就形成了这本书,那么我要做的就很简单,根据书中的文字段落,肢解成一张张卡片,由上下文的逻辑再在卡片之间进行链接,一开始我很为这个计划兴奋,可是当我打开 Obsidian 的时候,还是难免会进入到那种下蛋找窝的情绪里。既然要探索这本书的本源,为何不对书中所介绍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也追本溯源呢。

于是我在浅浅了解 Zettelkasten 的基本原理后,回归到最原始的纸笔笔记,由于是小规模的探索,我并没有严格的遵守 Zettelkasten 的原则,在有限的纸张上尽量使用连线代替编号顺序,这种偷懒行为,并不是对 Zettelkasten 全盘否定,而是在有限文本资源下的快速试错。

随着连线的越来越多,我渐渐发现好像卡片也有点多余了,这样更难逃脱全盘否定 Zettelkasten 的嫌疑了。在这里需要做一个额外的说明,卡片作为一个知识单元,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个知识点我通过网络都可以进快捷的获取到,为何还还要长篇大段的 Copy 过来呢,哪怕是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也是一种粗糙的理解,因为更重要的事情是思考。思考是整合资源发展逻辑链路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一张从 A 到 B 的路线图,那么在路线图上每一个卡片也就退化成了一个点,那么面对一张写满文字的卡片,我们要做的不是复述一遍,而是总结提取关键词,虽然这个活,GPT 也可以做到,但是不建议,如果纯靠 GPT 总结卡片内容,虽然获取了想要的答案,但是却丢掉了场景感,场景感是一种生命体验,就像电影《非诚勿扰》里说的那样,有些事还是亲力亲为的好。

当卡片退化成一个点的时候,剩下的事情好像也就是连连线了,做到这里,呼吸似乎就顺畅起来了,一纸一笔写写画画,这种笔记方式似乎更简便一些。这种方式在形式上颠覆了 Zettelkasten,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链接,纸笔方式提供了试错的空间,写写画画,没准就推演出你想要的洞见呢。

写到这里,你以为这只是介绍了另一种笔记方法,那就错了。我们苦哈哈的记笔记并不是为了感动自己,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用途。我的观点就是输入即是输出,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是输入,那么浮出洞见并写下来就是输出了。洞见很宝贵,需要做大量的准备,面对洞见只是长舒一口气,感叹原来如此的时候,才是对自己的努力最大的浪费。

这里很多人会抱怨,已经付出努力获得洞见了,原来还没结束啊,还要苦哈哈的写下来啊。这么说的人估计获得的洞见也只是一种假洞见,因为他并不为此而兴奋不已,只是感觉输出即苦役,这也可以理解,试想哪个饭后洗碗的男同胞,不都是骂骂咧咧的。我想一些志向远大的人是不会败在洗碗这件小事上的,比如饭后抢着洗碗的男孩,没准是想在丈母娘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呢。既然你热爱思考,在读者面前表现一下又有什么损失呢,别忘了,每一次的输出,都将成为你照亮前方的光亮,这光亮不熄,哪怕跨过光亮后也会变为身后的温暖。

最后一句话颠覆认知:以上所说的笔记方法或者其他新的旧的笔记方法,在场景感面前都没用,哪怕你写写画画,哪怕你原文摘抄,哪怕一句话看一小时,都是对的,与效率无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的某个瞬间,你的壮怀激烈你的黯然神伤你的超凡脱俗,他们无法感同身受,不过不重要,一天当中有那么几个瞬间偷着乐也就足够了。

讨论

若阁下有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想法,诚邀您在文章下方留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反馈交流

其他渠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