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dlywiki 和 Wiki

Tiddlywiki 和 Wiki

太微有太多内容可以分享了,写起来太复杂,我只好从一个简单,但我认为这是 tiddlywiki 与其他笔记软件最大的不同之处,展开分享。如标题所见,也如这个软件名称所见,tiddlywiki 是一款 wiki 式的笔记软件。

” 对我来说,维基的魅力在于它最终会打破主流的面向打印文档和电子邮件的范式。”
The allure of the wiki for me was the feeling that it could eventually disrupt the prevailing paradigm of print-oriented documents and emails.

概念重复与复用性

我已经受够了那种 pdf 式的单个文档。倒不是说一定要有链接或者其他内容,而是不想一个概念反复说。我经常读论文的时候发现,有些人的论文就像是概念的随机组合。随机组合出一个名词,解释一下,组合成另一个名词时,又解释一下。大部分文科博士论文都有这样的弊端。真的读吐了。好像重复言说概念会让概念变得更清晰一样。他们无休止地扩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但他们的解释却是那么苍白无力,他们没能把握到背后更本质的抽象事实,他们也不确定背后的抽象事实。所以只能是这样在文字上转圈。

tiddlywiki 强调的是笔记的复用性。通常为了这条笔记能够在另一个条目里链接甚至时嵌入,需要对这条笔记做一个概念化的处理。如果有新的内容产生了,可以考虑把新的内容处理成新的条目。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对信息组织的思考,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部分内容和另一部分可以放在一起解释说明,有些人会觉得两者分开会更好,更有利于说明两者之间的区别。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来处理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

不管是何种组织信息,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概念更清楚,更简洁明了。甚至可以说做到了像公式一样能够组合。而不是把内容倒入模板里去填充。

概念不一致与使用概念分析问题

当然这样反而造成了概念的不一致。甚至内涵也不一致。这是好事吗?对学术来说,可能不是好事,因为没有统一的概念就写不了教材,就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了。但对于个人来说,这是好事。这意味个体凭借有限地材料,尽可能在不分裂事实的情况下,分析事实的本质。

而另一个好处,则是尽可能用已有的概念去分析问题。已有的概念是自己 wiki 里已有的概念,而不是别人表述的概念。别人的概念在转换成自己的概念之前,只是信息而已。当然这样说可能感觉不到什么。因为我们平时不是用概念去分析问题的,我们是用经验去分析问题的。而把概念转换到经验里去,就很容易出问题。

对笔记的整理

tiddlywiki 针对的应该是有大量笔记且一直持续有记录整理的人。他们会不断更新删改笔记。大部分人的笔记要么是依赖老师或教材提供,要么就是写了再也没有管。对笔记的长期维护,会让笔记不断产生新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直有东西可以写,一直有东西想要去了解补充。我觉得如果钱钟书学会了 tiddlywiki,那他应该会写更多的笔记。钱钟书的笔记常常会有“补、注、删、另”等内容说明,但如果不用心去维护的话,通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

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

这虽是史家之言,现在可以用维基百科的形式,但于个人而言,这种情况仍旧存在。原因有很多,但多半是遗忘。之前写过的内容不记得了。而且之前写的时候与其他内容牵扯过多。这些其实都可以用 tiddlywiki 解决。也不用另外表明补、注、删、另等内容了,直接在内容上修改。加上引用和嵌入,基本上可以满足。

我时常会去整理自己的笔记,把自己偶然闪过的想法记录下来。整理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偶然闪过的想法,其实是对之前看到书籍某一笔记的延伸思考。但当时记笔记的时候并不会这样去想,也不会特意去想,或者说就算特意去想了,也不如偶然闪过时想的精妙。这就可以联合起来,进一步拓展思考。

可打印的形式

但这还是不能说明为什么 tiddlywiki 的 wiki 属性会比像 obsidian 的 markdown 编辑器更胜一筹。用 obsidian 也可以搭建自己的 wiki 啊。毕竟 wiki 的特点,就是两个,一个词条化,一个双链。

如果非要说的话,就是打印了。obsidian 用户更可能写长文,通过三层标题来不断细分内容。但在 tiddlywiki,可能一个三分的内容就直接分成九个条目了。九个条目的内容,再重新组织起来。而当下次写这个方面的内容时,obsidian 会选择块链接,或者说层级链接。而 tiddlywiki 会选择链接单独条目。

这也就决定了 obsidian 会更有利于导出成 pdf 文件打印出来。当然可以在每一段落旁注释一下,可以跳转到多少页查看。而 tiddlywiki 打印出很多条目时,只能把所有条目都拿在手上,因为不知道下一个条目联系了其他多少条目。

笔记和文档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但现在很多人写笔记其实是在写文档,以文档的形式保存笔记。所以也有一些人直接用 word 来写笔记。但我觉得不如直接把笔记看作文档,甚至抛弃文档的概念。笔记与文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需要不需要打印出来。文档是为了能够打印出来的,而笔记不需要这一点。

当然有些人会考虑电子笔记无法保存的问题,必须依靠打印才能保存,但这真的不如考虑多备份几次。

对目录式结构的批评

现在我基本上抛弃了目录式结构,不管是单个笔记还是整体上的笔记。整体上目录式结构一般是仿照图书馆的分类方法,或者依照自己一定的分类方法,把笔记文件严格按照树状结构层级分类。目前大部分的笔记软件都在抛弃这一点,通过多重标签或者双链来实现网状笔记,因为网状笔记更符合大脑的思习惯,既有一定的集中,也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这也催生了类似导图或者白板等可视化笔记软件的出现。

但单篇笔记文章里的目录式结构,大部分人还是改不过来。或者说通常会认为自己分类清楚了,就对这些内容把握清楚了。实际上,如果你要把两部分内容,用不同的标题表示,为什么不把这两部分内容独立出来,成为不同的笔记呢?虽然在这篇文章里,这一部分内容可能不是重点突出的,但也许在另一篇文章里,这部分内容就是重点突出的。而且如果论述是两个不同方向,为什么要把他们局限于同一个文本空间里,他们不可以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吗?那当然是可以的。这就是 tiddlywiki 目前相比其他笔记软件更为独特的 wiki 属性。

有一个想法,就有一个条目。想法重合了,就整理在一起。如果有多个关于某一主题的想法,那就再写一个想法。比如我对这其中三个想法,有了一个新想法,我就写一个想法出来。如果我对这里五个想法,产生了一个新想法,那我再写另一个想法出来。概念之间自然会有重合的地方,但不是太过于重合,一般都会独立出来。

理论上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为什么不再更细粒度一点呢?比如一句话,或者词语。这就会造成复杂度超出大脑授受范围了。但也不是说没有这方面的软件,比如 the brain 好像就有这种词语的倾向,但我没有实际使用过,就不继续讨论。另一个是这种思路和卢曼的卡片笔记法有什么区别?应该说卢曼的卡片笔记法重点在于文献管理与笔记内容复习。文献管理不用多说,他每读到一本书的内容就会记下读了什么内容,在什么书上读到的。在什么书上读到的,就是文献管理,记录笔记材料的来源。读了什么内容,就是做笔记了。但因为他有独特的编码方式,再加上他是个工作狂,经常会翻阅这些笔记卡片,这就类似于间隔重复般复习了笔记内容。但最终他输出的,仍然在是以传统学术书籍的方式。当然这是说他对我们读者输出的是这样的方式,他对自己输出可能方式更多样。我使用 tiddlywiki 就是希望对读者输出的就是这种 wiki 内容,而不是传统学术书籍。

当然以上只是为了自己记笔记方便。如果可以的话,真的希望以后可以用 tiddlywiki 这种形式发表论文。目前学术界应该还不接受这种形式的学术论文。这种只适合自己记。如果有人要看的话,那就真有一种进入花园甚至是丛林的感觉了。因为表面上杂乱无章,实际上是需要深入理解,到文本的内部去理解表达的内容,才有可能真正的明白所写的内容。

与其他 wiki 软件比较

标题虽然如此,但其实我并没有用过其他 wiki 软件。我也不知道如何比较,只能是留个坑在这里,表明仍然有其他 wiki 软件,具体或可参考这篇文章 优秀开源wiki系统汇总

我越想深入描述内心的想法,就越是难以描述清楚。上面的内容就因此变得更加驳杂。但这是旅程的开端,只能是在路上完成。

讨论

若阁下有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想法,诚邀您在文章下方留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反馈交流

其他渠道

版权声明